癫痫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,也是全球公认的严重疾病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。过往研究表明,我国大约40%的癫痫患者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,约50%的患者未接受过规范化的治疗,而在一些地区,治疗缺口甚至高达70%。
而抗癫痫发作药物(ASMs)治疗是癫痫治疗的核心和基础,也是癫痫治疗的首选方案。如果初始单药治疗未能达到癫痫缓解的治疗目标,可考虑更换其他单药或采用联合添加治疗的方式。

抗癫痫发作药物作用机制
目前,我国已有超过20种ASM可供临床选择。ASM种类繁多,多药联合作用机制复杂,这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依据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对常用ASMs可以进行进行分类。

大约70%的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抗癫痫发作药物有效控制病情。然而,仍有20%到30%的患者对抗癫痫发作药物产生耐药性。
这种耐药性癫痫也被称为难治性癫痫,通常需要多种抗癫痫发作药物联合使用来进行治疗。由于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,因此联合治疗方案需要精准地进行匹配。

常用抗癫痫药物用法用量
抗癫痫发作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在治疗初期较显著,但会逐渐减轻。减轻初期不良反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,确保治疗顺利进行。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,缓慢加量,直至发作控制或达到最大耐受剂量。儿童患者按体重计算药量,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成人剂量。
治疗中若出现剂量相关不良反应(如头晕、嗜睡、疲劳、共济失调等),可暂停加量或适当减量,待不良反应消失后,再继续加量至目标剂量。


抗癫痫药物常见不良反应
癫痫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不仅在于实现患者癫痫无发作,还在于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,提高患者的药物耐受性。
因此,选择抗癫痫发作药物时,应综合考量药物的疗效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优先选用不良反应风险较小的ASMs。
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(镇静、思睡、头晕、共济障碍、认知、记忆等)、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(血液系统、消化系统、体重改变、生育问题、骨骼健康等)和特异体质反应。


特别申明:本文为转载文章,转载自益帮医,不代表贪吃的夜猫子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Y25_u8773RZULJmoBwZwOQ